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乳房切除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缺血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刘奕莹, 李魁, 郑子芳, 郑长悦, 林力生, 陈海英, 黄龙伟, 蔡志银, 林慕昀, 苏思盈, 李航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 2025, 19 (04): 218-225.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 3223 ) ( 0 )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房切除术(NSM)术后NAC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NSM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AC缺血坏死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明显坏死组与明显坏死组,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手术指标,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NAC明显缺血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术后6个月利用BREAST-Q量表对2组患者的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健康、性健康和身体健康进行评分。

    结果

    71例患者为非明显坏死组,79例为明显坏死组。与非明显坏死组相比,明显坏死组患者的BMI更高、糖尿病史更多、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更高,切除的乳腺组织量多、切口位置为上象限、乳房假体植入重建、热分离NAC下方组织更多(P均<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 kg/m2OR=3.371,95%CI:1.243~9.144,P=0.017)、有糖尿病史(OR=6.003,95%CI:1.234~29.203,P=0.026)、术前新辅助化疗(OR=7.153,95%CI:1.590~32.184,P=0.010)、切除乳腺组织量>240 g(OR=9.923,95%CI:3.511~28.041,P=0.001)、乳晕旁切口位置为上象限(OR=7.173,95%CI:2.247~22.894,P=0.001)和NAC下方处理方式为热分离(OR=6.084,95%CI:2.148~17.232,P=0.001)是NSM术后NAC明显缺血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其C指数为0.754,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0.832~0.938),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术后BREAST-Q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非明显坏死组在乳房满意度[74(68,89)比71(57,89),P<0.001]、社会心理健康[75(69,93)比69(56,84),P<0.001]、性健康[71(53,100)比71(56,90),P<0.001]、身体健康[77(62,90)比72(59,90),P=0.013]方面均显著优于明显坏死组。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NSM术前风险评估提供量化依据。严格的术前患者选择和术中操作优化有助于降低NAC缺血坏死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乳房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图3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分级 a图为0级,乳头乳晕无缺血坏死;b图为1级,乳头乳晕缺血坏死<25%;c图为2级,乳头乳晕缺血坏死范围为25%~50%,d图为3级,乳头乳晕缺血坏死范围为51%~75%;e图为4级,乳头乳晕缺血坏死>75%
本文的其它图/表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