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 2023, Vol. 17 ›› Issue (01) : 53 -5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807.2023.01.012

所属专题: 经典病例

病例报告

家族性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一例
孙云1, 侯海涛1,(), 聂存伟2, 马凯丽1   
  1. 1. 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2. 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
  • 收稿日期:2022-02-13 出版日期:2023-02-01
  • 通信作者: 侯海涛

Familial pubertal gynecomastia: one case report

Yun Sun1, Haitao Hou1(), Cunwei Nie2   

  • Received:2022-02-13 Published:2023-02-01
  • Corresponding author: Haitao Hou
引用本文:

孙云, 侯海涛, 聂存伟, 马凯丽. 家族性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一例[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23, 17(01): 53-54.

Yun Sun, Haitao Hou, Cunwei Nie. Familial pubertal gynecomastia: one case report[J]. 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2023, 17(01): 53-54.

男性乳腺发育症指乳腺基质、导管或者脂肪异常增多导致的男性乳腺增大,是常见的男性乳腺疾病,常见于男性激素明显变化的年龄,如新生儿、青少年和老年[1] 。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超重、服用激素、药物因素、性腺功能减退、肝、肾、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等[2] 。研究证实:雌/雄激素比例失调是致病的相关因素[3] 。按照发育乳腺的构成特点,可以分为3种类型:腺体型、脂肪型、腺体脂肪混合型。根据腺体增大及皮肤增多的程度,可分为3个等级:Ⅰ度为腺体轻度增大,无皮肤增多;ⅡA度为腺体中度增大,无皮肤增多;ⅡB度为腺体中度增大,伴皮肤增多;Ⅲ度为腺体明显增大,伴皮肤增多。男性乳腺发育症多为散发,家族性聚集发病者罕见[4] 。笔者报道了1例家族性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供同行参考。

图1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术前乳房外观,注:图中三角形的底为双侧乳头间距,两腰为乳头至两锁骨头连线中点的距离,弧线为乳房下皱襞
图2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家系图谱
图3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术中切除的腺体
图4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术后即刻乳房外观
[1]
Leung AKC, Leung AAC. Gynecomastia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Recent Pat Endocr Metab Immune Drug Discov201710(2):127-137.
[2]
Dickson G. Gynecomastia[J]. Am Fam Physician, 2012, 85(7):716-22.
[3]
Sansone A, Romanelli F, Sansone M, et al. Gynecomastia and hormones [J].Endocrine201755(1):37-44.
[4]
Soliman AT, De Sanctis V, Yassin M. Management of adolescent gynecomastia: an update [J]. Acta Biomed, 2017, 88(2):204-213.
[5]
王良娇,黄秋霞,王永霞,等. 以双侧乳腺发育为特点的XX男性综合征一例[J/CD].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8, 12(4):253-255.
[6]
李华良,刘丽,那凤权,等.家族性男性乳腺发育症[J].遗传与疾病1991, 8(3):185.
[7]
Edwards JA, Bannerman RM. Familial gynecomastia[J].Birth Defects Orig Artic Ser19717(6):193-195.
[1] 张碧云, 肖小敏, 钟兴明, 苗竹林, 李蕾蕾, 黄丽艳. 肠道菌群紊乱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相关性研究现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 17(04): 488-491.
[2] 罗泽民, 李久伟, 刘星宇, 蒋琼, 朱书瑶, 谢丹凤. RANBP2基因突变致家族性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的诊治并文献复习[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 16(04): 398-408.
[3] 李雪, 舒敏, 邓建军, 李银月. 家族性地中海热的研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06): 612-617.
[4] 王淼, 宋小宇, 高宇, 李学超.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效果[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04): 437-443.
[5] 王淼, 宋小宇, 高宇, 李学超. 性早熟女性患儿及其母亲的心理功能评估[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02): 192-197.
[6] 颜炜, 高庆军, 杨康焱, 高荣君, 彭颖, 戴旭, 黄静, 肖娜, 叶晖.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相关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治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2, 16(02): 151-154.
[7] 肖剑春, 孙曦羽, 张冠南, 钟敏儿, 牛备战, 邱辉忠, 吴斌. 腹腔镜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临床分析[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2(02): 82-85.
[8] 张剑明, 叶文慧, 牟廷裕, 蓝孝亮, 邓海军. 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肛管吻合术近期并发症及防治策略[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 12(05): 388-395.
[9] 司呈帅, 李东正, 杨柳, 周欣, 朱海涛, 关心, 仲坚, 余东升, 蒋谦, 王东风. 腹部无辅助切口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改良手术方式的初步研究[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04): 412-415.
[10] 夏翠然, 王颖, 时瑞兰, 贾亚丁, 李丹杰.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病基因FZD4变异位点的遗传学研究[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 10(06): 351-356.
[11] 戴妍源, 张微观刘, 张柏茁, 崔俐. 遗传型朊蛋白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 09(01): 39-44.
[12] 杨翠萍, 杨晓金, 李婷, 吴云林, 陈平, 张惟郁. 舒林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 12(05): 286-290.
[13] 杨翠萍, 杨晓金, 全旭, 谢玲, 吴云林, 陈平. 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突变协同腺瘤样结肠息肉病基因突变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 12(04): 228-231.
[14] 杨晓金, 李婷, 蔡波尔, 吴云林, 陈平, 杨翠萍. 五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分析[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 12(04): 220-223.
[15] 王秀利, 武娇, 杨丹艳, 刘继杰, 刘世国. 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生儿筛查及治疗转归[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9, 13(11): 806-810.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