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论著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38 例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中的应用

  • 李璐 , 1, ,
  • 杨越 1 ,
  • 龚丽明 1 ,
  • 缪春梅 1
展开
  • 1.650011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暨昆明市乳腺病诊疗技术中心
李璐,Email:
<i>Li Lu</i>,<i>Email</i>:<i></i>

Copy editor: 罗承丽

收稿日期: 2014-05-30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07

版权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Removal of injected material for breast augmentation with Mammotome minimally invasive system: 38 cases

  • Lu Li , 1, ,
  • Yue Yang 1 ,
  • Liming Gong 1 ,
  • Chunmei Miao 1
Expand
  • 1.Department of Breast Diseases,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City, Kunming 650011, China

Received date: 2014-05-30

  Online published: 2024-12-07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注射式隆乳材料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取出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2 月至2013 年4 月本科38 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取出PAHG 的注射式隆乳患者资料,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

结果

38 例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 被取出,其中3 例出现皮下积液。 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24.0 个月,8 例发生少量注射物残留,全部病例乳房外形满意。

结论

麦默通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对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 的取出安全、有效。

本文引用格式

李璐 , 杨越 , 龚丽明 , 缪春梅 .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38 例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中的应用[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4 , 08(04) : 253 -257 . DOI: 10.3877/cma. j. issn.1674-0807.2014.04.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mmotome minimally invasive system in the removal of injected breast augmentation material 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tally 38 cases who underwent the removal of injected breast augmentation material PAHG using Mammotome minimally invasive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from February 2009 to April 2013.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follow-up resul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PAHG was removed in all 38 cases. Subcutaneous fluid was observed in 3 cases, and no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as found.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3.0-24.0 months, and 8 cases were found with residual PAHG, and 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breast appearance.

Conclusion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with few complications,Mammotome is saf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the removal of injected breast augmentation material PAHG.

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曾作为软组织充填物广为应用。 由于PAHG 本身的缺陷及医师操作不当,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多[1]。 同时大部分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负担,要求取出PAHG。 2009 年2 月至2013 年4 月本科应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超声引导下对38 例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 行微创取出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 例注射式隆乳患者均经结合病史、查体(图1)、乳腺X 线摄影(图2)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且自愿选择使用本院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隆乳材料取出。 患者年龄为22.0~56.0 岁,平均年龄为34.2 岁。 全部患者均为双侧,其中隆乳材料无移位者25 例,隆乳材料移位至腺体及胸壁组织间隙者13 例。 隆乳材料的注射时间为8.0~19.0 年,平均时间为12.3 年。 全部患者均排除肾上腺、肝脏、肉芽肿性乳腺炎以及各系统恶性肿瘤,且未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图1 注射式隆乳患者术前的乳房外观

患者,女,45 岁,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注射式隆乳术后12 年余,术前PAHG 向右侧胸壁移位8 年余,患者要求取出PAHG

图2 注射式隆乳患者术前经乳腺X 线摄影证实为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物移位(a、b)

1.2 主要仪器

1.2.1 超声仪器 选用西门子ACUSON S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0~14 MHz。
1.2.2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 该系统为美国强生公司产品,由真空辅助抽吸旋切装置、8G 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关软件组成。其他准备物件:10 ml 的注射器l 副,尖刀片1 把,长针头1 个,3 m 弹力绷带1 卷。
1.2.3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本院手术室完成。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行全身静脉麻醉后,先用超声了解PAHG 的深度和范围,并与术前超声对比,用标记笔做好标记,然后设计最佳进针路径,多选择乳房下皱襞作为切口位置。 若PAHG移位至胸壁组织间隙,可选择PAHG 移位处下方作为切口位置。 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探头的头端涂上耦合剂,套上无菌手套外涂无菌耦合剂。 沿术前设计的进刀点按皮纹方向用尖刀戳一小口,长约0.3 cm。 一般单侧乳房选择1 个进刀点,但对于注射范围较大者,也可以选择2 个切口。 在超声引导下将麦默通旋切刀紧贴胸大肌上缘进刀(图3),使头端凹槽完全对准PAHG 包膜(图4),开始负压抽吸旋切,随着旋切进程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刀槽角度做扇形旋转,若隆乳材料间有纤维分隔,可用旋切刀切除分隔。 通过旋切针道灌入生理盐水,并使用麦默通真空负压抽吸泵抽吸注射物,直至超声检查确定注射物完全清除干净、冲洗的生理盐水清澈。 若有较多渗血,可局部加压15 min,直至无渗血为止。 每侧乳房留置负压引流管1 根,术后待引流量少于15 ml 时可拔出。切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
图3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取出注射式隆乳材料

a:在超声引导下将麦默通旋切刀贴近胸大肌上缘进刀,切取乳房内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b:在超声引导下将麦默通旋切刀贴近侧胸壁进刀,切取移位至侧胸壁的PAHG;清除乳房内PAHG 后,留置负压引流

图4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

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切除移位至腺体内且小于1 cm 的PAHG;如图所示,旋切刀头端凹槽完全对准PAHG 进行旋切

2 结果

每侧乳房的手术时间为30.0~45.0 min,平均时间为(36.8±3.4) min。 手术操作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取除物全部经病理证实为PAHG。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血肿和感染,伤口均Ⅰ期愈合。 留置负压引流均于术后4 d 内引流量小于15 ml,遂拔出引流管。 3 例术后局部出现少量积液,未予特殊处理,均在2 周内吸收完全。 患者均于5.0~7.0 d 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6.1±0.9) d,手术创伤较小,出血少,乳房形态正常,术后瘢痕细小且隐蔽(图5)。 全部患者均于术后3.0~24.0 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6±6.5)个月,其中8 例发生少量注射物残留,但总体效果满意(图6)。
图5 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术后患者的乳房外观

手术瘢痕细小而隐蔽,外形满意

图6 术后3 个月时患者的乳房外观

术后3 个月复诊,手术瘢痕消失,胸廓外形满意

3 讨论

PAHG 是一种无毒、稳定、不吸收的水凝胶,它由2.5%丙烯酰胺及97.5%非致热原水组成,广泛应用于眼科治疗、食品包装、药物载体及饮水纯化等方面,1997 年由乌克兰引进,作为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特别是作为乳房填充材料应用于隆乳术[2]。 由于其手术操作简单,使得部分就医者易于接受,并在一些美容院及中小医院相继应用。 但其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经过多年的监测,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 年4 月30 日做出了撤销PAHG 作为注射用软组织充填材料的医疗器械注册登记的决定。 虽然中国已经禁止PAHG 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应用,但是,已有近30 万患者接受过此项治疗[3],并且部分患者已开始出现并发症,如感染、疼痛、乳房继发畸形、大出血、局部溃烂、硬结、肿块等[4]。 研究表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8.3% [5]
目前,临床上PAHG 取出方法较多,各具特色,主要为穿刺抽吸和切开取出。 PAHG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通过穿刺抽吸法取出注射物[6]。但该方法不应作为常规操作,只适用于术前MRI提示包膜完整、边界清晰、未见注射物游走的患者。 盲目抽吸不但不能彻底取净,还会损伤周围组织,在穿刺过程中还可能使PAHG 移位,形成多个散在腔隙,增加再次取出的操作难度[7]。 并且该方法无法处理变性的肉芽肿组织,难以缓解术前主要症状。 切开取出PAHG 是外科医师最熟悉并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 在直视下剪开包膜,既可显露注射物,又可以切除变性的肌肉及包膜组织,加以大量的生理盐水灌洗,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出PAHG。 对于PAHG 广泛浸润到乳腺组织或胸大肌者,可以采取皮下乳房切除术并切除受累胸壁组织,从而尽量彻底清除注射物[8]。 随着各种内镜的发展、应用,在内镜监视器直视下进行微创手术操作,异物囊腔的分离更加准确、细致和完善,降低了术后血肿和感染的发生概率,尤其对异物已侵及胸大肌内者更为有利,较常规开放手术下盲视操作具有明显的优势[9]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是1995 年在空芯针活组织检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 随着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的应用,为注射式隆乳材料的取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麦默通乳腺微创技术源于美国,开始是作为乳腺肿块活组织检查穿刺之用,但随着临床实践的应用,目前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0]。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的套管针直径较大,旋切刀对肿物进行旋切的过程完全在套管内进行,而且每次切取的标本量较大,并通过特殊的传送装置,在不退出外套针的情况下,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即可将切取的标本运出体外,可以进行重复切割,一次穿刺能切取较多标本,具有定位准确、切除病灶完全、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受到乳腺科医师的推崇,并因术后乳房外形改变不显著、皮肤瘢痕不明显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现已广泛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较小的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的活组织检查切除。 潘瑞喆等[11]研究指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纤维瘤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囊肿。 但其偶有发生较难控制的出血,可能形成血肿,也存在不能完整切除病变组织等问题[12]。 然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该术式因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瘢痕小、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替代手术的一种较好方法。 特别是对直径小于1 cm 的肿块,其更能显出优势。 总之,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诊治乳腺良性病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中的应用,目前鲜见文献报道。 本科于2009 年2 月至2013 年4 月对38 例PAHG 隆乳患者利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行隆乳材料取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该术式对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的适应证包括:(1)惧怕PAHG 毒性及其不良反应者;(2)注射PAHG 发生游走移位,特别是对于移位至腺体内且小于1 cm 的PAHG,利用该术式可准确切除(图4);(3)注射PAHG 后继发感染,可通过该术式清除PAHG、脓液及炎性病变组织,并可通过留置负压引流管以便术后反复冲洗创腔。
该术式具有如下优点:(1)可精确定位,并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 对于游走外溢至腺体内且小于1 cm 的PAHG,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可准确切除;(2)切口微小,只有0.3 cm 左右,无须缝合、不留瘢痕,美容效果好[11];(3)避免了常规手术切口可能发生的脂肪液化、缝线或异物存留,减少了切口感染的概率;(4)手术损伤小、时间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术后仅需换药1~2 次;(5)因手术创伤相对较小,若一次不能完全取出PAHG,可行多次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血肿和积液;(6)术中可同时处理变性的肉芽肿组织,并可切除包膜。 该术式的缺点是:(1)不能切除已浸润至胸大肌的PAHG;(2)已发生乳房硬化变形者是该术式的禁忌证;(3)因手术切口较小,对有一期行硅胶假体材料植入要求的患者不宜采用该术式;(4)术中、术后出血是该术式的主要并发症,多与术者经验不足、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 因此,应重视围手术期准备,与超声科医师熟练配合,术后充分压迫及患侧制动、应用止血药物、分次抽吸出血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出血。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熟练的操作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3]
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取出PAHG,操作简单、安全,术后瘢痕小,外观效果符合美学观点,值得推广。 但因其旋切刀费用较高,导致手术费用较高,广泛推广应用可能会受到一定制约,并且5 年以上远期效果也尚处于临床观察阶段。 术后部分隆乳材料残留也使该术式受到部分专家质疑。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PAHG 取出与穿刺抽吸、切开取出的疗效比较仍处于临床观察阶段。
[1]
孙秀锋,王洪燕,郑妍丽,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33 (5):473-475.

[2]
王小民.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1):10-11.

[3]
岳颍,栾杰,乔群,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6):805-807.

[4]
陈剑名,杨镇生,黄海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58 例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26.

[5]
陈华龄,马文熙.注射式隆乳术后水凝胶取出术式选择[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38-840.

[6]
孙宝东,乔群,岳颖.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3):200-202.

[7]
王先成,乔群,孙家明,等.经乳晕切口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 (5):332-334.

[8]
水庆付,王明刚,席庆春,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安徽医学,2006,27(6):48l-483.

[9]
王丰强,尹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1):78-80.

[10]
Esme DL, Beekman WH, Hage JJ,et a1. Combined use of ultrasonic-assisted liposuction and semicircular periareolar inci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ynecomastia [J].Ann Plast Surg,2007,59(6):639-634.

[11]
潘瑞喆,邬玉辉,海健,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5):531-532.

[12]
Petty PM, Solomon M, Buchel EW,et a1. Gynecomastia:evolving paradigm of management and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J].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5(5):1301-1308.

[13]
侯林都,张朝锋,夏秀林,等.Mammotome 微创旋切术并发症的防治[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1):62-66.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