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论著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 刘宴伟 1 ,
  • 李晓蕊 1 ,
  • 陈月清 1 ,
  • 颜斐斐 1 ,
  • 王颀 , 1, ,
  • 黄晓霞 1 ,
  • 阮景 1 ,
  • 汤惠霞 1
展开
  • 1.510010 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
王颀,E-mail:
WANG Qi,E-mail:

Copy editor: 罗承丽

收稿日期: 2011-04-28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07

基金资助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B2004010)

版权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 Yan-wei LIU 1 ,
  • Xiao-rui LI 1 ,
  • Yue-qing CHEN 1 ,
  • Fei-fei YAN 1 ,
  • Qi WANG , 1, ,
  • Xiao-xia HUANG 1 ,
  • Jing RUAN 1 ,
  • Hui-xia TANG 1
Expand
  • 1.Center of Breas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Guangzhou 510010,China

Received date: 2011-04-28

  Online published: 2024-12-07

Copyright

Copyright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o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abridg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Please do not use or copy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journals without permissio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表(FACT-B,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特异因素方面),对155 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2 年、3 年和5 年的情况进行调查。 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和术后时间6 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生活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0 者为自变量(包括年龄、疾病分期、术后时间),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分期、不同术后时间的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14),术后时间为12 个月、60 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 个月者(P 值均<0.050)。

结论

疾病分期、术后时间是QOL 的影响因素;应从影响因素出发,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躯体功能锻炼及心理疏导等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

刘宴伟 , 李晓蕊 , 陈月清 , 颜斐斐 , 王颀 , 黄晓霞 , 阮景 , 汤惠霞 .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2 , 06(02) : 162 -167 . DOI: 10.3877/cma. j. issn.1674-0807.2012.02.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after opera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Methods

Using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FACT-B), the condition of 155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t 3 months, 6 months, 1 year, 2 years, 3 years, and 5 years after operation was assessed, including five dimensions: physical well-being,social/family well-being,emotional well-being,functional well-being and additional concern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age,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mode of payment, pathological stage, and postoperative time as variables were processed for analysis of variance. QOL scores were us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variables with P<0.05 in analysis of variance (age, staging,postoperative time)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QOL score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age, pathological stage, and postoperative time(P <0.050).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ad higher QOL score than intermediate stage patients did, and QOL score at postoperative 12 months, 60 month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postoperative 3 months (P<0.05).

Conclusion

Pathological stage and postoperative time ar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QOL. Accordingly,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such as extensive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functional exercises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hould be giv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OL of patients.

乳腺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诊断治疗过程除了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外,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医疗护理活动不仅要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数量,更应注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对于其他肿瘤,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长,其病损部位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殊性。 笔者调查了乳腺癌术后患者并分析影响她们生活质量的一些因素,希望对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疗效,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1 年1 月至2006 年5 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住院并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155 例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对诊断知情并同意接受调查。 研究对象不包括双侧乳腺癌患者,以及患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智力或认知障碍者。

1.2 调查工具

1.2.1 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如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支付方式等。
1.2.2 测评表:采用美国结局研究与评估中心(Center on Outcomes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ORE)的Cell 等研制且经万崇华等[1]修订的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 该量表包括一个测量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共性部分的一般量表(FACT-C)和一个乳腺癌特异子量表(BCS),是一个包含了36 个条目的自评量表。 FACT-B 分为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特异因素5 个领域,以及不计入总分的附加条目,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2 年、3 年和5 年的测评。
1.2.3 评价方法:FCAT-B 由5 个领域组成,各条目均按5 级计分,正向条目得分=(0+回答选项数码),逆向条目得分=(4-回答选项数码),以各领域所包含的条目得分相加即为该领域的得分,分为生理状况(7 条,0 ~28 分)、社会/家庭状况(7 条,0 ~28 分)、情感状况(6 条,0 ~24 分)、功能状况(7 条,0 ~28 分)和特异因素(乳腺癌特异条目,9 条,0 ~36 分),各领域的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36 条,0 ~144 分)。 附加条目(2 条,0 ~8 分)。 FACT-B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1.3 调查方法

研究者及经过培训的小组成员采用问卷调查、查询病例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 对于回院复查的患者,当面填写;不需回院复查者,通过病案查询获得患者的一般资料,如社会人口学资料、手术部位及临床分期、联系方式等,先电话取得其同意,讲解填表要求后,通过邮寄方式发出问卷表。共发放问卷表165 份,回收158 份,回收率96%,其中有3 份出现多选或者漏选属无效表,有效率为94% 。
表1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自变量赋值表
变量 赋值
疾病分期 1=早期,2=中期,3=晚期
术后时间 1=3个月,2=6个月,3=12个月,4=24个月,5=36个月,6=60个月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有问卷资料,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3.0。 经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按年龄等6 个自变量分组的得分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条件,故单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 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为α=0.050。
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术后时间6 个变量,然后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0 者为自变量(包括年龄、疾病分期、术后时间),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其中,自变量年龄作为连续性变量直接进入方程,自变量疾病分期与术后时间为多分类变量,以哑变量的方式进入方程,所有自变量均以最低水平为参照,各自变量赋值见表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55 例患者的年龄为28 ~74 岁,平均年龄为(46.41±9.24)岁,其中<40 岁者43 例,40 ~55 岁者75 例,≥55 岁者37 例;疾病分期:早期97 例,中期45 例,晚期13 例;术后时间:1 年内有89 例,1 年以上66 例;婚姻状态:己婚139 例,丧偶6 例,离婚4 例,未婚6 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60 例,全公费42 例,参加全民医疗保险53 例。

2.2 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2.1 生活质量自评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155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FACTB 总分及各维度评分:FACT-B 总分为5 个维度评分的总和(119.72±23.16)分,身体状况为(23.28±5.23)分,社会/家庭状况为(22.92±3.95)分,情绪状况为(18.67±5.46)分,功能状况为(21.94±5.73)分,特异因素为(25.64±7.32)分。 附加条目患者与医师的关系评价得分最高,为(7.45±1.49)分。
2.2.2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分期、不同术后时间的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例数 生活质量得分[M(QR)] χ 2 P
年龄 6.626 0.036
<40岁 43 116.00(36.00)
40~55岁 75 123.00(38.00)
≥55岁 37 131.00(27.00)
婚姻状态 0.333 0.954
己婚 139 124.00(36.00)
未婚 6 121.50(23.75)
离异 4 126.50(19.50)
丧偶 6 118.50(30.75)
文化程度 0.375 0.829
大专及以上 63 120.00(40.00)
中学或中专 78 125.50(29.00)
小学及以下 14 118.00(49.75)
费用支付方式 0.728 0.695
全自费 60 120.00(35.75)
全公费 42 118.00(36.25)
全民医保 53 127.00(31.50)
疾病分期 8.512 0.014
早期 97 131.00(33.50)
中期 45 113.00(32.50)
晚期 13 118.00(38.00)
术后时间 14.368 0.013
3个月 28 108.50(22.50)
6个月 31 124.00(38.00)
12个月 30 133.00(46.00)
24个月 31 127.00(28.00)
36个月 23 124.00(41.00)
60个月 12 135.00(33.7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50),术后时间为12 个月、60 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 个月者(P 均<0.050,表3)。
表3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B) 标准误 标化回归系数 t P 回归系数95%CI
下限 上限
常数项 96.667 10.312 9.374 0.000 76.287 117.048
年龄 0.364 0.198 0.145 1.842 0.067 -0.026 0.754
疾病分期
早期 - - - - - - -
中期 -10.058 4.062 -0.198 -2.476 0.014 -18.086 -2.030
晚期 -6.219 6.863 -0.075 -0.906 0.366 -19.782 7.345
术后时间
3个月 - - - - - - -
6个月 10.349 5.976 0.179 1.732 0.085 -1.462 22.159
12个月 12.393 5.903 0.212 2.099 0.038 0.726 24.059
24个月 9.303 5.891 0.161 1.579 0.116 -2.341 20.946
36个月 11.411 6.414 0.176 1.779 0.077 -1.266 24.088
60个月 20.412 7.868 0.236 2.594 0.010 4.836 35.961

3 讨论

生活质量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的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是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内容的综合概念[2]。 生活质量包含一般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生活状态及对生活满意程度等综合指标,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癌症的综合评价[3]。 随着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关注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3.1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FACT-B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接近于轶群等[4]调查的乳腺癌术后随访期患者。 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组患者均已完成术后化疗或放射治疗,患肢功能和体力活动已得到恢复,因此其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均有改善。

3.2 病理分期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50),总的结论是早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中期,早期与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得分中位数看,早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晚期患者。 何小梅等[5]的研究也提示,疾病分期越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越低。 疾病分期越高的乳腺癌生存者所经历的手术创伤,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本身的症状均较早期患者严重,提示患者不仅有严重的身体状况不适,还要承受心理、功能状况的严重失衡,对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恐惧心理,明显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筛查早期癌症患者并及时治疗;对中期癌症患者应重点加强心理疏导干预,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术后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术后时间为12 个月、60 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 个月者(P 均<0.050)。 有文献报道,手术加放化疗后对患者的打击是多方面的[6]。 随着患者的放、化疗剂量和次数的增加,其不良反应更加重症状,使患者机体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下降,造成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受损。Valenti 等[7]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体力活动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结束,经济压力、症状不适感的减弱以至消失,从治疗到目前的时间跨度越长者,患者的躯体、社会、主观感觉越好,生活质量越好[8-9]。 术后实行阶段性康复锻炼,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随着躯体功能的有效恢复而逐渐提高。

3.4 其他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患者评价与医师的关系融洽,表明患者对医师十分信任,这与患者在出院后多找自己的经治医师复查有关[10],提示加强和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患者在感受到困扰时采用这种有效的应对方式。

3.5 建议

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躯体功能康复;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的良好资源,让患者更好地融入和回归社会,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志谢:本文的完成得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夏建红主任医师和徐龙昌医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万崇华,张冬梅,汤学良,等.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 中文版介绍[J]. 中国肿瘤,2002,11(6):318-320.

[2]
张天泽,徐光炜. 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59.

[3]
贾恩志,徐耀初,沈洪兵,等. 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23-26.

[4]
于轶群,卢雪洁,柳琼,等.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A):52-53.

[5]
何小梅,李卉,黄霜,等. 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9):552-555.

[6]
Engel J, Kerr J, Schlesinger-Raab A, et al. Axilla surgery severely affects quality of life:results of a five-year prospective stud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3,80(2):233.

[7]
Valenti M,Porzio G,Aielli F,et al.Physical exercis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 Int J Met Sci,2008,5(1):24-28.

[8]
毛先华. 乳腺癌生存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2009,21(7C):1886-1887.

[9]
杨萍,庞冬,路潜,等. 乳腺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09,23(5A):1150-1153.

[10]
钟玲,姜军,范林军. 乳腺癌患者随访的相关因素分析[J/CD].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3):363-366.

文章导航

/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